许友云是杭州宝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制造班组班长,自2000年5月进入宝钢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作为一名轧钢精整高级工,他具有一岗多能的操作技能,不论是在繁忙的来料作业现场、火花四溅的电焊现场,或是精密活件检查中,都有他的身影。他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多条合理化建议,其中,《提高过跨小车运输能力》获宝钢国际二等奖,《提高机组自力项目安全性》荣获上海钢贸二等奖,创新成果《提高纵切机组窄带月加工合格率》荣获中国质量协会“海立杯”QC成果发布会二等奖。
初来宝钢,26岁的许友云凭着一股技术钻劲,将全部精力都用在轧钢精整工作中。碰到技术难题,他虚心向前辈请教,并留心观察前辈的一招一式,如饥似渴地汲取技术营养。查书籍、查图纸、查数据,这“三查法”成为他攻克技术难题的法宝。脚勤、手勤、嘴勤、脑勤,这“四勤”让他成为了班组的技术骨干。“十年磨一剑”, 通过勤奋学习、不懈努力,他具备了一岗多能的操作技能,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轧钢工艺方面的技术能手。
“严格管理不松手,质量标准不走样”是许友云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他常对同事们说:“上岗要上标准岗,干活要干标准活”。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钢材市场十分不景气,相比往年,订单少之又少,而客户对产品要求更高。为留住老客源,许友云带领他所在的班组攻克艰难,狠抓质量,全年完成钢材加工量2万余吨,并按时把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
工作中,他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耐心细致地检测每批成品的质量,在其他员工测量后,不厌其烦地再去检测核实。面对来料表面含油特别多、钢带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他和组员们讨论研究,最终通过合理安装分离盘,更换新的羊毛毡,控制作业线运行速度,将问题圆满解决。
2013年7月,宝钢的一台班组机器突发故障,修理却相当复杂,为确保顾客的产品能及时交付,许友云主动放弃了节假日和午后休息时间,打破常规工作方法,对原有的加工程序进行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经过连续数日的艰苦奋战,确保了该项产品的按期交付。
在很多人眼里,班长是一个不算官的“官”,管的人不多,烦事却不少。但就是在这个“兵头将尾”的岗位上,许友云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2010年荣获杭州市江干区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荣获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他认真落实公司的各项指令,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上,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深入生产一线,找准安全工作的切入重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超前的思想教育、从严的管理,保证了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实现安全生产。身为班长,他每天早上坚持比其他员工早二十分钟到,对生产现场、生产物品定置化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于巡检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并在下班前查看整改情况。正因为有他这样的班长,他带领的班组,连续四年荣获上海市团委“共青团”称号,在2002年荣获“杭州市先进集体”称号。
平凡岗位铸就技术尖兵,如今的许友云仍潜心钻研技术、不断充电,通过自身行动,赢得了广大员工的认可。他经常说:“来到公司就是为了工作,不要怕脏,不要怕累。力气不是什么财物,失去了马上就能回来。”十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他的不辞辛劳、爱岗敬业,成为了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
(《杭州工运》第16期,3版,于晓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