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用工政策法规三十问
-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9日
“劳动力市场监管”是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之一。根据市政府关于积极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准备工作要求,为打造杭州市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编写了劳动用工方面的政策法规宣传手册。其中的问题使用了国际上惯用的说法,为便于大家理解在每个问题的下方作了相关说明。
劳动合同
1、是否禁止为长期任务订立固定期限合同?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对于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是否禁止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否。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十四条、十五条分别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现行法律没有对一项长期工作任务禁止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2、一份固定期限合同(包括续约)的最长期限(月)?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对一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最长期限是否有限制规定。
答:不限制。《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现行法律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最长期限没有限制规定。
3、试用期最长期限(月)?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允许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最长期限。
答:6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员工能获得的最低工资(元/月)?
说明:本题考量当前所在城市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
答:2010元。目前我市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从2017年12月1日起执行2010元。数据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杭政函〔2017〕161号)
工作时间
5、标准工作日?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对实行标准工时制员工每天最长工作时间的规定。
答:8小时。《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6、每周最多工作天数?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对实行标准工时制员工每周最长工作天数的规定。
答:6天。《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7、夜间工作津贴(时薪的%)?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有无员工夜间工作可享受相应津贴的规定。
答:无。夜间工作津贴可以由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依据其依法制定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执行,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没有强制性规定夜间工作津贴。
8、周末休息日工作津贴(时薪的%)?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对员工休息日工作有关加班费的规定。加班费在国际上也习惯称工作津贴。
答:200%。《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9、加班津贴(时薪的%)?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对员工延长工作时间有关加班费的规定。加班费在国际上也习惯称加班津贴。
答:150%。《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10、是否限制夜间工作?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是否对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夜间工作有限制性规定。
答:是。现行法律规定对用人单位安排普通员工夜间工作没有限制性规定,但对特殊员工,例如孕期及哺乳期女职工,在《劳动法》以及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都对用人单位安排其在夜班劳动作出了限制性规定。
11、是否限制每周休假?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是否对员工每周休假天数有限制性规定。
答:否。现行法律规定并未对用人单位安排员工每周休假天数作出限制性规定。
12、是否限制加班?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是否对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有限制性规定。
答:是。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在时长方面有法律规定限制,《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13、工作满1年员工的带薪年假天数(工作日休假)?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员工带薪年休假天数规定。
答:5天。《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14、工作满5年员工的带薪年假天数(工作日休假)?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员工带薪年休假天数规定。
答:5天。《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15、工作满10年员工的带薪年假天数(工作日休假)?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员工带薪年休假天数规定。
答:10天。《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
16、工作分别满1年、5年、10年员工的平均带薪年假天数(工作日休假)?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员工带薪年休假天数规定。
答:6.7天。《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根据上述规定,三名员工分别可以享受年休假天数为5天、5天、10天,可享受平均年休假天数为6.7天【(5+5+10)÷3=6.7】。
裁员规定
17、法律是否允许因人员冗余解雇员工?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是否允许企业当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人员冗余时裁减人员。国际上习惯把裁员也称为解雇。
答: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18、解雇一名员工是否需要通知第三方?
说明:本题考量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是否需要通知第三方。国际上习惯把裁员也称为解雇。
答: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9、解雇九名员工是否需要通知第三方?
说明:本题考量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是否需要通知第三方。国际上习惯把裁员也称为解雇。
答: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0、解雇一名员工是否需要获得第三方的批准?
说明:本题考量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是否需要第三方批准。国际上习惯把裁员也称为解雇。
答:否。《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1、解雇九名员工是否需要获得第三方的批准?
说明:本题考量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是否需要第三方批准。国际上习惯把裁员也称为解雇。
答:否。《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2、优先权规定是否适用于裁员?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是否规定企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特定员工。
答: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23、优先权规定是否适用于再就业?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是否规定企业裁减人员后重新招用人员应当优先招用特定员工。
答: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24、是否有义务在裁员前,重新培训员工,或为员工重新分配工作?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对员工不胜任工作岗位的,是否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有义务重新培训员工或为员工重新分配工作。
答: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裁员成本
25、裁掉工作满1年员工通知期?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须提前通知员工的天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
答:30天。《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6、裁掉工作满5年员工通知期?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须提前通知员工的天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
答:30天。《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7、裁掉工作满10年员工通知期?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须提前通知员工的天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
答:30天。《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8、裁掉工作满分别为1年、5年、10年员工平均通知期?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须提前通知员工的天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
答:30天。《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29、裁掉工作满1年员工遣散费?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支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月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遣散费是指经济补偿金。
答:1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0、裁掉工作满5年员工遣散费?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支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月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遣散费是指经济补偿金。
答:5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1、裁掉工作满10年员工遣散费?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支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月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遣散费是指经济补偿金。
答:10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2、裁掉工作满为1年、5年、10年员工平均遣散费?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支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月数。这里裁掉即是裁减,遣散费是指经济补偿金。
答:5.3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三名员工分别可以获得经济补偿月数为1个月、5个月和10个月,平均月数为5.3个月【(1+5+10)÷3=5.3】
33、员工入职一年后,是否有失业保障
说明:本题考量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一年后,员工失业的,员工是否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答:是。《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按照本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用人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的;(四)有求职要求,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
浏览次数: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