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陡峭,雪峰绵延,挡不住热血男儿的援藏步伐!”
这句话,始于江干区援藏干部王世美,传于夏衍中学老师潘宁宁。
2016年,时任杭州丁兰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世美,坐上了杭州发往西藏的列车,从江南水乡去到海拔4500米高的西藏那曲市,背上氧气瓶,开启了他的援藏生涯。
一晃就是三年。
当听到他的事迹时,潘宁宁震撼极了。她想:如果换做自己,能像王世美一样勇敢吗?能坚持如斯,需要多大的信念。
7月9日,首届杭州职工文化节——“不忘初心 信念追梦”职工讲习会暨经典诵读大赛决赛将在萧山区文化中心世纪剧场举行。此次比赛收到全市各级工会报送的职工诵读作品共62个,其中12个入围决赛。
决赛名单上就有潘宁宁的名字。
“我整理了王老师的故事,把它编成了诵读稿。虽然我缺乏他那样的勇气,但我可以把他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潘宁宁说。
潘宁宁的决赛作品,是她自己创作的。今年年初,她联系上王世美,跟对方聊了很久。
“我才知道,王老师刚到西藏那会儿,天天氧气瓶不离身,一个月就瘦了12斤。头痛、恶心、掉头发……各种高原反应轮了个遍,身体很吃不消。有人忍了几个月,吃不消走了,但他一直坚持着,并一一实现了想做的事。”
三年前,那曲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粉笔”的阶段,一线教师每年能走出牧区接受地区级以上的培训机会很少,专业培训仅仅靠教体局教研员下乡时的零星指导,教学质量一直在低点徘徊。
这让曾任校长的他很着急。跟其他援藏干部沟通后,王世美想到了“结对帮扶”。
“他先后邀请了30多位名师入藏支教,并组织了藏区的300多名教师,来杭州学习调研。如今的色尼区,已经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而农牧区的孩子也跟江浙孩子一样,享受到了有质量的教育。”潘宁宁说。
除了“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培训”,王世美还实现了很多小心愿,比如“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得到资助”“让每一位师生都喝上干净水”“让每一所学校都能供上暖”等,一共十一项。
“援藏第一年,王老师的父母生病了,为了不让老人担心,他甚至隐瞒了自己的行程。自他离家,抚老携幼的担子也全落在妻子身上,若没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信念,就很难有那曲的现在。”所以,潘宁宁给自己的作品起名为《舍,亦是得》。
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潘宁宁认为,诵读的精彩程度取决于题材。好的题材往往来源于生活,充满真情实感,能打动人。
不过,现场表演也很加分,要注意体态、发音和语速等。
“到时我会和我的学妹合诵,并结合一段舞台剧表演,把王老师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凌姝文 罗昙)